欢迎访问市政和园林局网站
  1. 本站支持IPV6
  2. 繁体
当前位置:首页 / 工作动态

绿地“焕新”——重塑诗意美好人居环境

发布时间:2025-09-18 09:11    浏览次数:【字号:默认 特大

  近年来,市市政园林绿化部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人民城市理念,围绕美丽宜居城市目标,持续开展城市绿地更新,以道路绿地、河湖岸线等线性绿色空间为依托开展绿地景观提升改造,将城市道路、滨水空间融合公园绿化活动场地、城市“微绿道”等建设,传统的城市道路附属绿地、滨水岸线绿地被塑造成“有温度”“有活力”“可进入”的绿色生态活力公共空间,激发提升了城市活力氛围,充分践行了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的理念。

  从“绿闭空间”到“诗意风景绿廊”

  案例1:新吴区“新运左岸”公园(大运河新吴段)

  该项目把原本封闭、植物散乱、缺乏人气活力的滨水空间完全打开,在充分保留场地特质的基础上,通过景观提升、三道贯通、驳岸整治、亮化工程、标识导视系统及各类配套设施,打造了一条8公里长的滨水绿廊,市民漫步其中,步移景异,能够近距离感受大运河的千年之美。

  案例2:江阴市锡澄运河公园

  该项目将长江大保护的绿廊向城区纵深延伸,5公里绿道与环城绿道贯通,加强城市生态空间的互联互通。东岸以城市文化为主题,布局全龄友好空间;西岸以自然生态为基调,营造山林景观,保留工业遗址并加固,体现历史与现代、生态与文化的融合。

  从“闲置绿地”到“儿童友好空间”

  案例1:梁溪区隐秀路北侧游园(运河西路—墨文路)

  该项目位于无锡市侨谊幼儿园金科园东南侧,充分考虑幼儿活动、家长接送和周边居民的使用需求,将原来功能单一的草坪,巧妙“焕新”为儿童游乐区、亲子友好休闲活动区等功能场地,将大运河畔书香步道升级为融合生态、文化与教育的活力空间。

  案例2:锡山区云帆长廊(锡沪路与新锡路交叉口)

  项目紧邻查桥实验小学南部,依托锡沪路改造提升,结合空间慢行、儿童活动、休憩看护等需求,打造的一处“儿童友好空间”。结合技术地形布置类型丰富的趣味游乐装置,因地制宜设置的云帆造型长廊,满足遮阳、休憩、家长看护等实际功能需求,优美而生动。

  从“低效空间”到“乐游活力绿场”

  案例1:经开区华清大道景观提升工程

  该项目位于华清大道(高凯路—大通路),毗邻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,是城市中一块闭塞的“闲置地”。2025年,经开区通过道路景观提升工程,昔日的闲置地块已蜕变为集生态景观、运动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空间,成为周边市民、园区人才共享的“绿色会客厅”。

  案例2:滨湖区达汇街万千巷景观提升工程

  该项目位于万达广场周边,由于建设年限已久,群众可活动、可游憩的绿色生态空间明显不足。此次提升改造在保留场地大树的基础上重塑场地绿化,在节点打造“公园化”活动空间,打造商业街区与绿地深度融合的典范。

  案例3:宜兴市团氿南路绿化景观提升改造工程

  面对原有人行道狭窄、铺装老旧、建筑围墙间绿化带退化等问题,团氿南路改造以实现“低效”到“乐活”的转变为核心:通过将人行道南移,新建3米宽彩色健身步道,全面优化植物配置,在团氿西路交叉口巧妙设置艺术景墙,以水网文化串联河港历史、运输起源、文化传承、文化民俗主题等。如今,团氿南路已焕新为一条融合漫步、休闲、观景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力走廊,真正实现了还绿于城、还景于民。

  城市园林绿化对于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、宜业宜居水平、历史文化传承水平、生态环境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市市政园林绿化部门将深入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持续开展城市绿地更新实践,以匠心重塑城市肌理,用绿色点缀市民生活。一条条焕然一新的道路,不仅是城市颜值的提升,更是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,让“人民城市”更有温度,让诗意的栖居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。

公众号

智能问答

智能问答

无锡普法

无锡普法

返回顶部

返回顶部